這是紀錄著我的老媽~《李榮美》~一生中的大事件
這是難得的全家大合照
左起是我老爸、三弟、我、二弟、老媽
地點在家裡的客廳
老媽為了拍照好看,特地換上洋裝
老媽《出生於 1943/07/11》(日據時代出生)
(注)臺灣日治時期: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日本統治的時期,
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、日治時代、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。
《老媽的家庭狀況》
老媽娘家姓「李」,在台南縣善化鎮
靠近省道旁的小村莊~《小新營》
印象中以前陪老媽回娘家一趟
都要花費很久的時間等客運公車⋯⋯⋯
現在開車只要四十分鐘就可以抵達了。
《童年》
老媽出生於「務農家庭」
上有兩個哥哥,兩個姊姊
下面還有一個妹妹,排行第六。
老媽常說以前家裡窮苦
只能供應兩個哥哥去上學
其他的幾個姐妹們都沒有上學讀書⋯⋯
注意哦!老媽成長於「日據時代」剛剛結束後!
老媽稍微大一點就要跟著姊姊到處去工作賺錢
那時候可沒有那麼多打工賺錢的地方
大多是去田裡幫忙收割農作物
賺取微薄的工資。
這是我所能找到老媽疑似最年輕的一張照片(左邊穿綠衣)
地點在台北的「野柳」
《出嫁》1969/03/20 25歲
「老媽」經由媒人介紹嫁給了我老爸
兩人都是同年次
但是我「老媽」是七月出生
而我「老爸」是十一月出生
我「老爸」、「老媽」在25歲時結婚
這在當時而言算是「晚婚」了!
記得小時候曾經看過老媽房間裏的梳妝檯抽屜內
還留著以前結婚時的照片
後來搬新家後都遺失了。
這幾張照片是僅存的合照⋯⋯
《男方家族狀況》
在此簡單的介紹我的家庭背景
在我還有記憶的時候
我記得以前是住在「祖厝」裡。
我們是個「大家族」!
「四代同堂」通通住在一間「祖厝」內。
所謂的「祖厝」是用竹子當房屋的支架
牆壁上是竹條編織隔間
外面塗上泥土、最外層刷白粉
地面上鋪設很硬的黑黏土。
中間設為客廳兼飯廳
兩側各有數間廂房
可供當臥室、倉庫、廚房等。
這種建築又稱為「土角厝」⋯⋯⋯⋯
我們這一個家族由《祖奶奶》所創建
我的「阿祖奶奶」大約生在一百三十年前
(清朝光緒時期,大約在1880左右)
印象中的「阿祖奶奶」總是穿著深色古裝
梳著包頭,戴上頭帶
手上拿著一支拐杖
整天都坐在同張椅子上發呆⋯⋯
那時候我的「阿祖奶奶」已經九十幾歲了!
視力有點模糊,聽力也不太好
講話時要靠近點才聽得清楚。
後來看了電視連續劇
我「阿祖奶奶」就是一副清朝時期人的打扮模樣⋯⋯
以前我並不清楚我家的歷史
這幾年聽了小姑媽及大伯母的轉述
慢慢地對於我們林家的脈絡
才有個清晰的瞭解⋯⋯
大約在一百二十年前
我的「阿祖奶奶」姓《尤》名《勉》
嫁給同村的「林姓大族」
成為「林姓」當家媳婦,冠夫姓為「林尤勉」。
可惜才嫁過去四個月
老公因病過世成為「寡婦」⋯⋯
後來因為出色的持家賺錢能力
「林家宗族大佬」考量「林家」子嗣的傳承
便幫她找來了林氏遠親的《贅婿》(林海永)
後來在「阿祖奶奶」能幹的打理下
打拼出一份諾大的產業⋯⋯⋯
為了解決林家財產的紛爭
後來取得林氏宗親的同意下
在1947.四月(日據時期結束於1945年)
帶著老公小孩搬遷到現在我家位置獨立門戶
另外重新「設立戶籍」
創建新一脈「林家」香火傳承⋯⋯⋯⋯
「阿祖奶奶」有兩個兒子,
大兒子「林龍」(簡稱大房)有四個兒子,
而小兒子「林文生」(我阿公為二房)只有兩個兒子,
二房大兒子就是我「老爸」。
老爸在十一月份出生
取名字為《秋男》(這算是日本名字,意即秋天出生的男子)
時逢「日據時代」,外人大多叫我「老爸」的日文發音(起福~)
而我老爸在大家庭裏是第三個男子(排行第三)
家裏人都稱呼他「阿三」或是「三兄」
老媽嫁來後
直接成了「二房的長媳」
《關於老媽的稱呼》
晚輩大多稱呼她為:(三嫂)
而我們是跟著大房的稱呼為:(阿母)
大家可能很難想像
一個家裡面住著
「太上老君」(也就是阿祖奶奶)
至於「祖爺爺」在我出生前即已過世了⋯⋯
兩個阿公及兩個奶奶
我爸這房有七個兄弟姊妹
大房那邊的小孩也差不多⋯⋯
ㄧ個房子裏可是住了二十多人哦!
我爸的照片很少
和我老媽合照的更少!
記得以前在老家時還見過老媽的結婚照
在2008重建新家時
很多老照片都已經遺失了。
《長子出生》1970/01
我老媽嫁給我老爸十個月後就生下「我」!
所以我算是「二房的長孫」啦⋯⋯
大房老大連續生下五個女孩
另外大房老二已經生下一個兒子(大房長孫)
那時候大房的小孩都是「玉字輩」
所以我也是「玉字輩」。
我「阿公」那時受日本教育影像很深,
第一個出生的男子就是叫「大郎」(第二個叫二郎⋯)
所以我的名字叫「玉」「郎」。
這樣說我的名字也算是日本名字吧!
當年生子都需要「懷胎十月」才會生下
現在技術比較先進
很多人結婚後
過個四五月就能生下小孩了⋯⋯
這是所能找到以前的我「最幼齒的照片」。
看起來大概在幼稚園階段吧⋯⋯
《次子出生》1971/04
我出生後不久,
隔年二弟也出生了。
然而從我以後所出生的孩子
卻不再使用「玉字輩」了。
我二弟是「青字輩」
只有二房專用⋯⋯⋯
而大房老二的小孩命名卻是使用「正字輩」
大家都亂掉了⋯⋯⋯⋯⋯
左邊是「二弟」(青和)
右邊是「三弟」(青山)
《三子出生》1972/12
在二弟出生後,
老媽成了其它嫁入林家媳婦稱羨的對象
這時候大房三個媳婦只生下一個兒子,六個女孩
而二房僅一個媳婦(就是我老媽)就已經誕生兩個兒子!
這讓其他媳婦壓力很大啊⋯⋯
相隔一年後
當「老媽」再度生下「第三個兒子」時,
她已經耀升為全村媳婦稱羨的對象了!
那個時代能夠生下三個兒子
真是莫大的榮耀啊!
連續三個都生兒子哦⋯⋯
這是三弟「青山」小時候最幼齒的照片(大約3~4歲吧?)
從小我就一直叫他的綽號~《阿九》。
其實三弟是整個家族「最小的男子」
在他之後,僅大房老大還生下一個女兒⋯⋯
所以三弟是集所有人的寵愛於一身的
特別在我們二房裡
最好的都是先給他享用的⋯⋯⋯
PS:林家第三代(我爸那一輩)所出生的子女裡
大房有男丁四個,女孩七個,共11位。
二房(我們這邊)就只有我媽生下三兄弟三人。
老爸原本是在工廠工作
後來因為工作受傷而被辭退!
後來他去當建築業的「泥水師傅」
也就是蓋房子的水泥師傅
而老媽就當他的助理工。
其實老爸老媽當建築工人
賺的錢比以前待工廠更多⋯⋯
上面照片中的後方左邊是小姑,右邊是四姑
前面左起為三弟,中間是二弟,右邊是我
後面的背景是當時的「顯宮國小」
為日據時代建設的。
以前「顯宮國小」位於媽祖廟旁
只要有進香團前來朝拜時的吵雜聲
總會影響到正在上課中的學童,
後來「顯宮國小」才遷移到現在的位置
就是在我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搬遷的吧⋯⋯
《新居落成》1978/05
上面照片拍攝於2003年,前面屋簷已經更換成鐵皮屋頂了。
還記得先前提過我們這一大家子
四代同堂共二十多人都住在一起⋯⋯⋯
後來老爸老媽當建築工人後有賺錢
便想蓋新房子自己住。
上圖左邊是我家,站立者是我奶奶,中間奔跑的是我⋯⋯⋯⋯
當時的建築樣式都差不多和右邊鄰居類似。
在我八歲時,老爸終於自己蓋了新房子,
新房子就位於「祖厝」的前面(原本的曬殼場)。
剛開始先蓋中間的客廳、餐廳、廚房及右邊的三間房間。
隔年再加蓋左邊的三間房間及廚房。
新房子採「井字型」的隔間(九間房間)
加上左側的增建廚房、廁所總共十間房,
室內空間大約有四十坪吧⋯⋯
當二房(我阿公這邊)搬到新房子後,
「林氏大家庭」終於《分家》了!
後來「林家」的土地一分為二
左邊給二房(新房子及祖厝都位於左邊土地)
而右邊的土地就屬於大房的。
當時大房都還是住在二房土地上的祖厝裡。
隔年大房的老大哥也想蓋新房子了,
大房的土地又分成四份
分別給大房的四個兒子。
二房(就是我阿公)只有兩個兒子,
小兒子(小叔)只比我大七歲
當時未滿二十尚未成年
所以二房是沒有分家的⋯⋯⋯⋯⋯
注意哦!當時我們家的「太上老君」還健在哦⋯⋯
只是因為二房長子(就是我老爸)蓋新房子
導致「分家」的開始⋯⋯
老爸的愛車
一台日本Kawasaki 的重型機車(125cc)
老爸買了這台機車後
就載著老媽去當建築工人
機車後面還要載著各種傢伙去上工⋯⋯
剛買這台機車時,
每天都要牽進客廳擺著
怕被人偷走吧!
一直大約過了十年之久吧⋯⋯
機車才能直接停放在屋外的屋簷下。
更早以前,家裡是50cc的Suzuki 打檔機車
好像還有一台90cc的打檔機車⋯⋯
以前沒有這台125重型機車時,
老媽要回善化的娘家
都是花很多時間在等待搭客運公車。
後來老爸就用這台機車載著一家五口
直接騎著機車回老媽娘家⋯⋯⋯⋯
以前老是聽老媽在嘮叨
就說以前娘家很窮很窮(後面省略一千字⋯)
而我還記得小學三年級
老師要我們寫作文~《我的家庭》
我總是寫著(我們家是小康家庭)
~~有新房子住,
爸爸有重型機車,
家裡客廳擺著落地型的大電視機。
PS:以前家裡沒有電視時,
每當下午五時點播放卡通時間時
都要去別人家擠在窗戶邊上看卡通⋯⋯⋯⋯⋯
《公公過世》1978/10
對於「阿公」的印象不是很深!
主要是我八歲時就因腦溢血過世了⋯⋯
「阿公」長的很高!
走路時會駝背。
喜歡喝「紅標米酒」
我記得阿公每天都會拿錢叫我去商店買一瓶米酒,
然後找剩下的零錢
拿「五角」給當零花錢!
我會拿著五角去雜貨店買糖果回來分給弟弟一起吃。
我們搬到新家才住了半年
「阿公」就過世了。
後來「阿公」的房間就改成我們三兄弟的《書房》。
我的老爸很有遠見,
早在我們國小時期就擁有了《書房》
這在那個時代是少見的!
大部分其他小孩都在自己房間或客廳唸書、寫字時,
我們都要在專用的《書房》內寫功課。
《關於阿公的稱呼》
「老爸」叫阿公為:(阿爸)
「老媽」叫阿公為:(得尙)(日語父親的發音)
我們都是叫:(阿公)
找不到我「阿祖奶奶」的照片,
我上網找到一張類似的
當初我「阿祖奶奶」的穿著打扮就類似照片中那樣。
一般的老人都馬隨便穿穿就好!
但是我的「阿祖奶奶」
每天都是梳妝打扮成那個模樣⋯⋯
我想以前的「阿祖奶奶」應該《大戶人家》出身。
但是我發覺除了「阿祖奶奶」注重穿著外,
從阿公開始到我們孫子輩,
都是隨便穿穿
就是一幅鄉下小孩的模樣⋯⋯
《當家祖母過世》約1980~左右
我記得當「阿公」過世時,
家裡的大人們都瞞著「阿祖奶奶」
不敢告訴他小兒子已經過世了⋯⋯
印象中大約隔年左右⋯⋯
「阿祖奶奶」也過世了!
「阿祖奶奶」享壽九十幾歲
而且她的地位在我們村子裏很尊貴!
當時她的「葬禮」辦得很隆重
有舉辦「師公」儀式
現場搭了許多道教的道壇
念了三天的經文。
還記得有一個表演「雜耍」項目
利用一張「八仙桌」表演各種特技表演,
最後會撒糖果錢幣,
小孩就會搶著撿起來。
「阿祖奶奶」當時是採用「土葬」
幾乎全村的人都出動了
有幫忙工作的
也有幫忙「到熱鬧」的。
阿公過世後,
老爸接手家裡「魚塭」的養殖漁業
分家時除了土地外
還有分到一大塊的「魚塭」
阿公那時是養「文蛤」
老爸接手後改養「虱目魚」、「草蝦」、「吳郭魚」等。
後來老媽就去「嬰兒車工廠」上班
當起工廠作業員的上班族群。
上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嬰兒車工廠裏拍的。
《市區購買新樓房》1985/05 ~~ 1986/01 《賣掉新樓房》
老爸接手「魚塭事業」後有賺些錢
老媽就一直鼓吹老爸在市區買棟房子當城裡人。
大概是我國中階段
老爸在市區訂下一棟兩層樓的預售屋。
我記得當時只要90萬元
就能買到一棟新樓房。
預售屋大概要兩年的建設才能交屋⋯⋯
結果過了兩年後
老爸的魚塭養殖事業一直虧損⋯⋯⋯
後來老爸只好忍痛賣掉新房子來填補虧損。
新房子交屋過戶還不到半年就賣掉了!
我們都還沒有搬進去住過呢⋯⋯
長子考上《崑山工專》1985/07
《林氏家族第一位大專生》
從小我們就被長輩灌輸著
念書念的好,
以後才能有所成就!
才能光宗耀祖(後面省略ㄧ千字⋯⋯)
從小到大我和三弟的學習成績就名列前茅!
林家第四代共15位孫子女
也就我們兩個被寄與厚望⋯⋯
後來我以「第二志願」考上五專部的「崑山工專」
還記得當時老爸老媽都很高興的!
家裡終於出了一位大專生了⋯⋯⋯
高興過後就是籌錢繳學費的開始!
當時正逢老爸魚塭養殖的虧損階段,
而我考生的「崑山工專」卻是私立的
第一學期的註冊費
加上住宿費用、伙食費
竟然高達五~六萬元。
我還記得老爸對我說:
「如果你能讀書讀的上去,
勒緊腰帶也要想辦法讓你念書。」
後來《我》終於拿到我們家族的「第一張大專文憑」。
《三子考上台南一中》1987/08
小時候三弟就顯露出很聰明伶俐,
可是他愛玩
總不能全力以赴的用心讀書,
但是在高中考試時,
竟然意外考上第一志願~《臺南一中》
簡直就是全村的驕傲⋯⋯
那時很讓老爸老媽高興好久好久
長子《金門服役》1990.10
我在崑山工專畢業後就直接入伍當兵去
幸運的抽中「金馬獎」中的《金門》外島籤!
當時「金門」還是屬於《戒嚴時期》
老媽「聽說」很多外島服役的壞消息
記得我們從「高雄前送站」等搭船時
全家都有來探望我,
最後探望結束要離開時
老媽哭的稀裡嘩啦⋯⋯
一幅生離死別的令人揪心啊!
《老公中風》1991/4
好像是在我去「金門當兵」後半年吧,
我爸因為《愛喝酒》而中風了!
狀況是《半身不遂》(一手一腳萎縮失能)
然後我老媽花大錢買中藥煎給老爸喝,
並且聽從醫師建議
每天幫我老爸做復健及按摩,
經過了一年後
我才得知老爸「中風」的消息。
那時即使告訴我
在金門前線服役的我
也無法返台探親。
後來當我返台探親時,
老爸已經復原到差不多能正常行走
只是無法快走及跑步,
手也無法提重物⋯⋯
《婆婆過世》1993
「林家」兩位爺爺都有接受「日據時期」的小學教育,也會說日語。
然而嫁入林家的第二代、第三代媳婦都沒有讀書、識字!
小時候因為老爸、老媽都在工作上班,
所以我們都是「奶奶」帶大的⋯⋯⋯
「奶奶」有時候會跟我提到老爸小時候的事,
不過我只記得她說帶著「老爸」躲防空洞的事⋯⋯
好像是當我退伍後兩年左右,
我「奶奶」就因為癌症過世了⋯⋯
我老媽終於「苦媳婦熬成婆」成為當家之主了。
《關於奶奶的稱呼》
我「老爸」叫我奶奶為:(俺娘)
我「老媽」叫我奶奶為:(喀尙)(日語母親的發音)
我們對外稱呼奶奶為:(阿嬤)
實際我們叫奶奶為:(俺~嬤)(台語發音)
很難得才找到這一張《全家出遊照》
我還記得當時去了高雄的「佛光山」旅遊。
左邊起為老爸、我、老媽、二弟、奶奶、三弟
《工作上班~》
老媽原本在「嬰兒車」工廠上班,
那時是每天搭乘公司的接駁車上下班。
後來更換新公司上班,
工作地點就在我家後面,
走幾步路就到了。
這間公司的福利措施很好,
每年都有舉辦員工國外旅遊,
老媽因而去過好多個國家旅遊。
參加公司員工旅遊
《大陸江南+西安旅遊 》1993.5.15~25
《馬來西亞+新加坡旅遊 》1995.4
《美國舊金山旅遊 》1996.6
《澳洲旅遊 》1997.6
《泰國旅遊》
《香港旅遊》
《次子結婚》2002/07
《長孫子~欣弘出生》2003/01 (林氏家族第四代唯一男丁)
剛抱回來沒多久的模樣⋯⋯
「老媽」喜得金孫,高興的呢⋯⋯
《長孫女~詩恩出生》2004/09
《老公過世》2006/11 心肌梗塞(享壽62歲)
「老爸」是在家裡睡夢中過世的
先前沒有任何的徵兆⋯⋯
「老媽」經常說「老爸」是很有福份的人,
才能夠無病無痛的在睡夢中自然過世。
老爸照片不多,這是當時在家裡客廳拍攝的。
《初罹患癌症》2007/07 卵巢腫瘤
就在「老爸」過世後一年,
「老媽」意外檢查出罹患《卵巢癌》!
後來手術切除「卵巢+子宮」
再經過約半年左右的化學治療。
醫生說我「老媽」真的很幸運才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「老媽」也一直說是「媽祖」在保佑著她!
因為「卵巢」那裡沒有神經,
通常早期都沒有感覺,
當有感覺時都是末期了⋯⋯
《重建新家樓房》🏠:2009/01/17
老媽以前的最大心願就是「住到樓仔厝」(住樓房)。
早在「老爸」過世前兩年,
我就想著「重建新房子」了。
直到「老爸過世」後,
「重建新房子」的意念就更為執著了!
因為我不知道「老媽」何時會離去?
然後排除萬難,克服重重難關⋯⋯
舊屋推平,原地重建新房子。
終於將新樓房給蓋好了!
老媽終於可以住進「樓房」裡了⋯⋯
這是她一輩子的心願!
「小姑」帶「老媽」及「大伯母」回澎湖探親旅遊。左起「老媽」、「小姑」、「大伯母」
《長子罹患癌症》2011/04 肝癌
「我」在公司每兩年的定期健康檢查中,
發現了肝臟有兩顆惡性腫瘤!
經過更詳細的檢查後,
發現在膽囊也有癌細胞的存在⋯⋯
後來手術切除部份肝臟及摘除膽囊!
手術後在家休息了三個月⋯⋯⋯⋯
《大陸江南旅遊 》2011.6.19~25
手術後的休養期間,
帶著「老媽」及「大伯母」(大房長媳)去大陸江南旅遊。
「老媽」和「大伯母」於上海「東方明珠塔」下。
《延伸閱讀》:大陸江南旅遊的遊記~
關於這次大陸江南七日遊
第一.二.三天 大陸江南遊2~上海印象之旅(東方明珠塔+新天地+城隍廟+雜技
第三天 大陸江南遊1~~烏鎮
第三四天 大陸江南遊3~杭州之旅(西溪.清河坊.城隍閣.虎跑泉.宋城.西湖)
第四天 大陸江南遊5~蘇州博物館
第四天 大陸江南遊6~蘇州獅子林+圓融時代廣場+船遊蘇州古運河
第五天 大陸江南遊4~蘇州-寒山寺
第六天 大陸江南遊8~無錫--三國城+古戰船遊太湖+太湖珍寶舫午餐
第六.七天 大陸江南遊9~''南京''中山陵+夜遊夫子廟+長江大橋
《日本大阪環球影城旅遊 》2013.2.13~18
在春節假期帶著老媽去日本大阪旅遊
剛好老媽和我都沒有去過日本旅遊。
這是在大阪嵐山附近的竹林,
當天剛好遇到下冰雪。
《延伸閱讀》:京都、大阪遊記~
2013/2/14(四) 第一天的旅遊行程
高雄出發 2015.2.13 - 23:45 抵達日本關西機場為2015.2.14 - 03:25+1 (日本時間比台灣提早一小時)
2013/02/15 (五) 第二天的旅遊行程
2013/02/16 (六) 第三天的旅遊行程
日本時間 出發04:05 / 抵達台灣高雄 06:50 (台灣時間)
搭夜航機的缺點為機場內免稅商店都沒開!
《三子罹患癌症》2013/04 肝癌
有天三弟(青山)因為長期感冒未癒,
竟然檢查出罹患肝癌!
而且已經轉移至淋巴!
醫生當場宣判他的結果,
要我們準備後事了⋯⋯⋯⋯
《日本東京迪士尼樂園家族旅遊 》2014.2.21~25
在寒假期間帶著老媽、化療期的三弟(青山)、大伯母(大房長媳)。
及小姑,小姑女兒共六人前往日本東京旅遊。
這是在「東京迪士尼樂園」裏的家族大合照。
《延伸閱讀》:東京遊記~
這是第二次來日本旅遊 2014.2.21~25 參加的是五福旅行社
和小弟,老媽,小姑媽,表妹,大伯母等6人參加這次的東京迪士尼旅行團
2014.2.22 (六) 第二天整天 東京迪士尼樂園遊記
2014.2.23 (日) 第三天上午 東京遊記1~明治神宮+東京都廳+深大寺午餐
2014.2.23 (日) 第三天下午 東京遊記2~探視東京雪災區~忍野八海
2014.2.24 (一) 第四天整天 東京遊記3~淺草寺朝拜+偶田川遊河
《三子過世》2015/02
「三弟青山」自從得了肝癌並轉移淋巴後,
並未聽從醫生建議實施「化學治療」。
而是使用健保給付的「標靶治療」,
後來又參加了「新藥臨床實驗計畫」,
大約拖了兩年才過世。
「三弟青山」是我們家族第四代成員裡
首位過世的(享壽43歲)。
「老媽」白髮人送黑髮人!悲哀⋯⋯
在整理「老媽」遺物時
發現了這張護貝的照片
這是三弟「青山」念幼稚園的畢業照
拍攝於1978年(後面黑板上寫著民國六十七年)
距今已有39年了⋯⋯
我特別將小弟圈起來,較好辨認。
「小弟」一直是「老媽」最疼愛的⋯⋯
《老媽癌症復發》2015/05
在「三弟青山」生病期間都是由老媽照顧著,
照顧三弟的期間勞心又勞力,
導致隱藏在體內的「卵巢腫瘤」又再度復發!
早在老媽腫瘤復發後就有一些徵兆⋯⋯
可惜一連遇到幾個《庸醫》
導致病情惡化後才被發現!
那時已經轉移至肝臟並轉移至大腸。
經過半年化療的治療後,
兩個部位的腫瘤都有縮小
後來醫生手術切除部份肝臟及大腸,
並且在肚皮接了「人造樓口」(人工肛門)。
老媽手術後一週
因不明原因的感染住進加護病房內
治療了四十天才出加護病房。
出院後老媽竟然展現旺盛的生命力!
短短的一個月就恢復了正常生活⋯⋯
《老媽過世》2017/09/07 享壽75歲
隔年九月發現癌症復發,
使用數種化療藥物皆無法阻止腫瘤的生長!
一年後的九月初發現腦血管阻塞,
過兩天又發現心肌梗塞!
後來因為感染而心跳亂跳⋯⋯
隔天就離開了。
享壽75歲。
老媽在「娘家」(李家)待到25歲嫁給我老爸,
然後在「林家」足足待了50年!
之後的「骨灰罈」將供奉在《林家墓厝》內
與其他的先人再繼續相處下去⋯⋯
「老媽」也是「林家」第三代的媳婦裡
第一位過世後迎接入「墓厝」的。